我所愛的一切DVD,Vsetko co mam radDVD,露天商城露天DVD-www.rutenmall.com
歡迎來到露天商城! 會員登入免費註冊/加入會員
以下*標為會員必填資料:
  *
  *
  *
  *
    【此項可留空不填】
  *【以09開頭+後8位】
  * 常用郵箱

我所愛的一切DVD,Vsetko co mam radDVD,露天商城露天DVD-www.rutenmall.com

首頁 > 藍光光碟/BD> 其他藍光
藍光原版【我所愛的一切/Vsetko co mam rad】1993年
直購價:NT$450
  • 發音:斯洛伐克語發音
  • 字幕:中文字幕
  • 碟數:1
  • 集數:全集
  • 介質:BD
  • 包裝:全新盒裝
  • 運費:NT$150
  • 運送方式:貨到付款
數量:
溫馨提醒:支持黑貓宅配,全家、萊爾富、711門市!
  • 拍賣檔案
  • 問與答(0)
劇情簡介

LJ-3923A 我所愛的一切/Vsetko co mam rad/Everything I Like‎ (1993)
【獨有原版及全中文導航雙模菜單】獨享斯洛伐克電影研究所捷克B區版,原版絕無壓縮原汁原味視頻,DTS-HD 2.0高清無損原音,聯佳影評學者典藏級中文字幕
斯洛伐克語DTS-HD2.0
英 法 西 中簡 中繁
捷克新浪潮佳作,捷克影史百佳第七十二名,豆瓣評分7.6
導演: 馬丁·舒利克
編劇: 翁德雷·舒拉伊 / 馬丁·舒利克
主演: 尤拉伊·恩沃塔 / 吉娜·貝爾曼 / 茲德娜·斯圖登科娃 / 伊日·門澤爾 / 雅各布·烏爾西尼
我所愛的一切 Vsetko co mam rad (1993)
導演: 馬丁·舒利克
編劇: 翁德雷·舒拉伊 / 馬丁·舒利克
主演: 尤拉伊·恩沃塔 / 吉娜·貝爾曼 / 茲德娜·斯圖登科娃 / 伊日·門澤爾 / 雅各布·烏爾西尼 / 魯道夫·斯洛博達 / 安東·蘇利克 / Viera Topinkova / Viktor Blaho / Daniela Kuffelová / Marta Raslová / 奧莉加·弗龍斯卡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捷克斯洛伐克
語言: 斯洛伐克語 / 捷克語
上映日期: 1993-09-14
片長: 90 分鐘 / Japan: 99 分鐘
又名: Everything I Like
劇情簡介
  捷克新浪潮佳作,捷克影史百佳第七十二名,豆瓣評分7.6
  斯洛伐克的電影遠沒有它從前的親密友邦捷克那麼燦爛,自從奧斯卡1948年開始設立最佳外語片以來,捷克影片三次獲此殊榮,斯洛伐克的導演們則一無所獲。儘管如此,影史不會忘記,掀開轟轟烈烈的捷克斯洛伐克電影新浪潮大幕的《網中的太陽》,它的導演Štefan Uher正是斯洛伐克人。斯洛伐克也曾貢獻出Juraj Jakubisko、Dušan Hanák、Jaromil Jireš這樣蜚聲國際的電影大師。
  東歐劇變,捷克和斯洛伐克解體之後,斯洛伐克的電影工業也相對低迷,每年製作發行的本土影片只有可憐的2、3部。在這樣的環境下,Martin Šulík成為了可能是斯洛伐克當代唯一一個受到國際矚目的導演。《我所愛的一切》是他自己獨立執導的的第二部長片,為他叩開了世界影壇的大門。影片參加了1993年的多倫多電影節,隨後又獲得在美國和歐洲更多國家放映的機會。
  Martin Šulík對於斯洛伐克和捷克的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影迷。2003年他拍攝了Pavel Juráček的傳記片《格列佛最後的旅行》,向這位捷克新浪潮時期命運多舛的天才表達了深深的敬意。2010年他更是製作了全面回顧捷克斯洛伐克電影新浪潮的電視系列紀錄片《捷克斯洛伐克60年代新浪潮電影二十五面體》,再現了新浪潮時期的輝煌。
  《我所愛的一切》的誕生實屬機緣巧合。就在Martin Šulík於1991年拍攝完他的長片處女作《柔情關係》之後,他發現自己深陷於片中的情緒。為了儘快擺脫這種情緒的影響,他讓所有劇組成員把自己最喜歡的事物都列在一個單子上,並且每個人都要講講這其中的故事。就在這個過程中,Martin Šulík逐漸拼湊出《我所愛的一切》的故事線索,影片以許多帶有小標題的片段組成,這些小標題正是從劇組成員們列的單子上擷取而來。
  在這其中,有兩節是以電影的名字命名的,分別是《將軍號》和《舊世界群像》,《舊世界群像》正是新浪潮時期的著名斯洛伐克導演Dušan Hanák最出名的代表作。影片還找來Jiří Menzel客串角色,Martin Šulík就這樣不動聲色地完成了對捷克電影新浪潮的一次致敬。影片於1993年上映,剛好是斯洛伐克獨立的第一年,而就在那一年的3月底,Štefan Uher與世長辭,這也為影片賦予了更微妙的意義。
  《我所愛的一切》的主角是斯洛伐克中年男子,以前似乎做著藝術方面的工作,但在與妻子離婚後,終日無所事事,靠著社會救濟度日。他和一個來斯洛伐克教書的英國女子保持著情人關係,但卻不願接受對方一起回英國結婚的要求。他與父母、兒子的關係有著說不出的隔閡,妻子也始終對他的離去耿耿於懷,似乎仍然抱著複合的希望。
  儘管有些人認為,由於這部影片拍攝於東歐劇變時期,所以它傳達出的是蘇聯鐵幕下人性格的泯滅與生活無盡的迷茫。不過導演本人並不認同這一看法。影片刻意模糊了時代背景,片頭我們看到男主角Tomás在朝陽下的河水中探出頭,好像從一個不知何處的地方突然出現。影片中Tomás三次沿著環繞式樓梯上樓,俯拍鏡頭將他面對生活的暈眩直接揭示出來。影片一直處在一個靜止的情態中,全部配樂只有唯一的一段鋼琴旋律反反復複。Tomás對生活充滿了無力感,只在某些時刻通過短促的爆發來宣洩某種他自己也不確定來自何處的憂鬱。他想要改變,卻又害怕改變。他兩次回到自己的房間,面對被前妻弄壞的門鎖,他除了歎氣絲毫不去考慮修理。於是影片最後結束在開頭出現的河邊,片中所展示的一切生活碎片,似乎它們的發生與男主角沒有任何關係,Tomás的生活永遠在原地打轉。
兩個八卦:
  1.影片中飾演Tomás父親的演員,正是Martin Šulík的父親Anton Šulík。Martin Šulík表示,影片中有關Tomás父親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他有關自己父親的回憶,除了在旅館找羅馬尼亞妓女的那段情節。
  2.影片中有一場戲,Tomás的父親讓Tomás的兒子用鎖鏈把他捆住然後吊起來。而片中飾演作家的Rudolf Sloboda,本人正是一位斯洛伐克作家,他在影片上映的兩年後用自行車鏈條上吊自殺。

劇情照片

提出問題(250個中文字以內)
為了防止被大量張貼廣告,請輸入圖片中的安全碼